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服务机器人锂电池的系统完整方案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14 09:10:44   点击量:7

面向服务机器人(配送/迎宾/巡检/送餐等)锂电池系统完整方案,包含设计目标、可选方案、关键子系统规范、BOM 建议、热/机械/安全设计要点、测试与认证清单以及验收要点。


1. 设计前提与目标(必先确认)

  • 机器人类型(例:室内配送机器人 / 巡检机器人 / 迎宾机器人)。

  • 典型工作负载:持续功率(W)、峰值功率(W)、每次任务时长(min)、日任务次数。

  • 目标运行时间(单次任务与每日总续航)、目标充电策略(快充/慢充/换电)、是否需要可拆换电池模块。

说明:后面所有容量/运行时间估算都以你提供的功率和充放电策略为输入;若未给出,我将用示例进行计算(并注明公式)。


2. 首选化学体系与架构(权衡:能量密度 / 寿命 / 安全 / 成本)

  • 磷酸铁锂(LiFePO4,LFP):循环寿命长(>2000–4000次通常)、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适合要求高可靠性的服务机器人(尤其需频繁充放或换电场景)。常用于 24V/48V/72V 系统。 

  • 三元(NMC/NCA):能量密度高、体积/重量更优,但成本与热管理/安全设计要求更高;适合对体积/重量极致敏感且有强 BMS 与热管理能力的场景。

建议首选 LFP 作默认主推方案(除非机器人对重量/体积有极端要求)。


3. 常见电压等级与容量建议(工程选型)

  • 常见系统电压:24V、36V、48V、72V(市场上这些电压成熟且供应链丰富)。不同厂商常见参考(24/48/72V),模块化方便。

  • 选型建议流程(公式):

    • 所需能量(Wh) = 平均功率(W) × 期望运行时间(h) / 放电深度(DoD,例如 80%)

    • 例:若机器人平均功率 200W,要连续工作 4 小时,所需电量 ≈ 200×4 / 0.8 = 1000 Wh → 以 48V 系统为例,所需容量 ≈ 1000 / 48 ≈ 20.8 Ah(选 48V 25Ah 模块或并联组合)。

  • 经验建议(快速备选表,示例):

    • 巡检/迎宾:48V / 20–50Ah(中等续航)

    • 室内配送:48V / 50–200Ah(视工作量、高频次)

    • 大型移动平台(需大推力):72V / 100Ah+。
      (以上为工程示例;最终按你的机器人功耗与任务确定。)


4. 包结构与模块化设计

  • 单体→模组→电池包(Pack):使用标准化模组(例如 3.2V LFP 单体串并联成模组,再模组并联构成包),便于制造、替换与维护。

  • 可热插拔/可更换电池盒:若场景需要高可用(无人值守、换电场景),设计可拆换电池仓 + 机械对位 / 电气接触保护机制(防短路、自动断接)。参考行业可换电池设计要点。


5. BMS(电池管理系统) — 关键设计要点(必须详尽)

  • 功能:单体电压监测、温度监测、单体/模组均衡、SOC/SOH 估算、过充/过放/过流/短路/温度保护、故障日志、数据通信(CAN/RS485/Modbus/TTL)、软硬件冗余与故障安全。

  • 性能指标:电流测量精度、采样周期、均衡方式(主动/被动)、最高连续放电/峰值放电能力、允许工作温区(例:-20°C 到 +60°C,具体按电芯选型)。

  • 通信与车控集成:建议使用 CAN 总线与主控集成,输出 SOC/SOH/剩余里程估计和故障码;支持固件远程升级(OTA)。

  • 冗余与安全策略:重要安全动作由独立硬件(如安全继电器 / 机械断路器)实现,BMS 发出故障后可独立切断主回路。

引用:行业 BMS 设计实践与文档。


6. 机械与热管理设计

  • 散热:被动散热(散热鳍片、导热垫)或主动(风扇、液冷)视功率密度决定;LFP 热稳定性好但高放电仍需通风/散热。

  • 密封与防护:室内常见 IP54–IP67 需求(取决是否有水溅/户外)。机械壳体设计需考虑防短路、避免导电颗粒进入、并留维护空间。

  • 振动/冲击:电池组需通过振动与机械冲击加固,确保连接件与排线抗拉、插接器具备卡扣防松设计。


7. 充电系统与充电策略

  • 充电器(外置或车载):遵循电芯厂家给定的 CC-CV 曲线,支持充电功率、通信(以便 BMS 协调充电)、温度限制。

  • 快充注意:快充会缩短循环寿命,且需要更严格的热控与 SOC 管理。若采用快充,BMS 与电芯厂家需共同验证。

  • 换电:若走换电方案,电芯与模组需设计为“热插拔”安全结构,并有机械与电气互锁,防止带电插拔造成火花或短路。


8. 安全保护与被动/主动防护

  • 被动:采用隔离、防短路材料、阻燃结构与烟雾/温度传感器。

  • 主动:BMS 发出告警并断开主继电器;设计独立热失控隔断(防火隔板)与熔断器。

  • 告警与回退:设定逐级降功率、限制放电直到安全断电,记录事件日志便于后续故障分析。


9. 生产、测试与必备认证(清单)

必须完成并留存测试报告与认证(关键项):

  1. SJ/T 11852-2022《服务机器人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规范》 —— 中国行业规范,CQC 已开展相关认证。建议按此规范作为设计/验收基准。

  2. IEC 62133(锂电池安全要求) —— 单体/电池包的安全测试项(过充、短路、热、振动、冲击等)。

  3. UN 38.3(运输测试) —— 出货与物流运输必须通过的测试。

  4. 厂内验证测试: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环境箱温/低温/高温测试、振动/冲击、快速充放电测试、BMS 故障注入测试(FMEA)。

  5. 系统级 EMC / 电磁兼容性测试(视整机要求)。

以上 5 项为最“载重”的合规与安全要求(我在回答中也对关键项做了引用)。请务必把 SJ/T 11852(服务机器人专用规范)作为首选国家/行业依据。


10. BOM(示例) — 按 48V / 50Ah LFP Pack 示例

  • LFP 电芯模组(额定 3.2V 单体,15S 并联/串联形式以达 48V)

  • BMS(带 CAN、温度采样、均衡、过流/短路保护) — 标配主断路器/接触器

  • 充电器(48V, 支持 CAN 协议协同充电)

  • 外壳(铝合金/ABS 复合),含导热垫、隔离板、防火材料

  • 连接器(防触电的高安规插座,为可拆卸设计时选高寿命插拔件)

  • 热传感器(多点)与烟雾/漏液检测(可选)

  • 机械卡扣、铆钉、PCB(BMS)、电流传感器、保险丝/熔断器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把这份 BOM 展开成详细规格表(型号/厂家/单价/参考供货链)。


11. 生产工艺与质检要点

  • 受控环境下模组焊接(波峰/激光焊/激光焊+点焊),严格记录每批次内阻/容量数据。

  • BMS 固件版本控制与 OTA 测试流程。

  • 每个 Pack 的出厂测试:额定容量、内阻、漏电流、功能测试(BMS 平衡/通信/断电);并出具测试报告与序列号追溯。


12. 交付/售后与维护建议

  • 建议提供换电/维修模块或整包回收流程,便于寿命结束后做梯次利用或回收。

  • 提供 SOH 报表接口(云端或本地),便于设备管理与预测性维护。

  • 定期(例如每 3–6 个月)做容量与内阻抽检。


13. 风险点与建议(工程经验)

  • 热失控风险:尤其在高倍率放电或快充场景,需严格热设计与 BMS 跳闸逻辑。

  • 通信冗余:在关键安规动作上不要只依赖 BMS 软件指令,要有硬件断路(继电器/熔断)。

  • 供应链:电芯一致性与批次差异会影响均衡与寿命,建议与 1–2 家有量产能力的电芯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并做来料检验。

  • 认证时间:认证(IEC/UN/SJ/T)需要时间与实验室排期,设计时预留认证成本与时间。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