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无人配送车电池系统完整方案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14 19:10:31   点击量:4

下面给出一份面向**无人配送车(载物电气运输设备)**的“电池系统完整方案”。我把方案拆成需求、体系架构、关键器件与参数选型、功能与安全设计、热与机械设计、充放电与通信、测试/认证与出厂流程、典型尺寸/计算示例、BOM/生产要点等模块,便于落地与迭代。为方便工程使用,我在关键处给出具体数值与计算示例(均可按你的实际车型/速度/负载调整)。


1. 先决需求(须在项目初期明确)

  • 额定工况:场景(室内/室外/混合)、单次配送平均时长、最大负载、平均速度、坡度、充电策略(换电/快速充/慢充)、运行环境温度范围、IP防护等级、法规/检测目标市场(中国/欧盟/北美等)。

  • 目标示例(默认用于后续计算):室内+短途室外、平均功率消耗约200 W、单班目标续航8小时、最大外界温度 −20°C ~ +55°C、抗振等级中等、需通过运输与电池安全测试。

(若你已经有上述某些参数,我会直接用它们;若没有,上面示例可直接用于初步设计。)


2. 系统总体架构(模块划分)

  1. 电池单体(电芯) → 模组 → 电池包(含壳体、热管理、绝缘与接线)

  2. 电池管理系统(BMS) — 监测、均衡、SOC/SOH 算法、故障策略、CAN/RS485 通信、绝缘监测(ISOM)

  3. 能量总线与主断路器(HV contactor/relay / MCCB 视电压等级)

  4. 充电管理与充电口(包括充电器或换电接口)

  5. 热管理:被动(自然/散热片)或主动(风冷/液冷)

  6. 机电结构与防护(防水防尘、防冲击、防压)

  7. 安全保护(短路、过温、过充、过放、SOC 上下限、隔离故障检测)


3. 电压与电芯选型建议(工程常用选项)

  • 小型/轻量级无人配送车:24V 或 36V 常见(安全性高、整车控制简单)。

  • 中小型/续航要求较高:48V 为目前常见且兼顾安全与效率的选择(电流与线缆经济性较好)。

  • 若需更高动力或与整车架构一致,可考虑 72V。

电芯类型建议:

  • 磷酸铁锂(LFP):循环寿命长、热稳定性好、成本可控,适合配送车(安全与寿命是关键)。

  • 三元(NMC):能量密度更高、体积更小,但热管理与安全控制更严格。
    (行业与合规趋势对 LFP 支持度高,商业项目常首选 LFP。)


4. 容量估算(示例、计算方法)

公式:电池能量(Wh) = 额定电压(V) × 容量(Ah)。
运行时间(小时) ≈ 电池能量(Wh) ÷ 平均系统功率(W)。

举例(按前述“平均功率 200 W,目标续航 8 小时”):

  • 目标能量 = 200 W × 8 h = 1600 Wh。

  • 若选 48 V 总线,所需容量 Ah = 1600 Wh ÷ 48 V = 33.333... Ah → 取整为 35 Ah 以留裕量。
    (计算验证:48 V × 35 Ah = 1680 Wh;1680 ÷ 200 = 8.4 h)。 (iTech Standards)

若要更短/更长续航可按比例调整(20 Ah → 960 Wh → 4.8 h;50 Ah → 2400 Wh → 12 h)。(以上数值逐项运算已校验。)


5. BMS 功能与架构(关键点)

  • 电压、单体/模组温度采样;高精度电流传感(霍尔/分流器);SOC/SOH 算法(卡尔曼滤波或闭环估算);均衡(被动或主动);故障记录与隔离策略;短路/接地/绝缘监测;CAN(或Ethernet/RS485)与主控终端通信;固件支持 OTA/日志导出。

  • 安全策略举例:单体差异超阈值强制限流/停机;充电时的电压及温度软限制;发生热失控征兆触发机械断开与报警。

  • 设计冗余:关键测量(电流、绝缘)建议双通道冗余以提升可靠性。


6. 热管理与机械(依据电芯与功率)

  • 小功率(平均 ≤300 W)、环境温度温和:被动散热 + 良好通风路径 通常足够。

  • 若在高温或大功率放电场景(爬坡、快速冲刺)或使用能量密度高的电芯:建议风冷小型液冷(罕见)

  • 机箱要求:刚性、抗压、IP54~IP67(室外常用 IP65 以上);阻燃材料、隔热间隔设计。

  • 低温方案:若需在 −20°C 下可靠启动/放电,需加加热器或电池低温激活流程(软件/硬件结合)。


7. 充电方案与接口

  • 常见选择:车载充电器(AC→DC)或外部充电站;若场景允许换电,可设计模块化电池包便于快速替换。

  • 充电协议:支持 CC-CV,兼容常见充电器标准(若面向电动汽车换电站/公共充电需遵循当地标准)。

  • 充电安全:充电时 BMS 参与完整性校验(单体温度/压差/绝缘),并支持充电中断指令。

  • 充电功率按电池容量与充电时长决定:例如 1680 Wh 电池,若希望 2 小时充满,需 ~840 W 充电功率(含效率损失考虑取约 1 kW)。


8. 通信与控制接口

  • CAN bus(主流,实时性好)用于与车体控制器/驱动器/充电器通信。建议实现至少一个 CAN(BMS ↔ ECU)以及一个诊断通道(USB/RS485)。

  • 数据上报项:SOC、SOH、单体电压、模组温度、报警码、充放电累计能量、历史事件。

  • 安全等级:通信需考虑防断连策略与错误恢复,避免意外掉线导致车辆失控。


9. 保护与安全防护(硬件)

  • 主断路器(机械隔离)+ 预充电电阻(防浪涌)+ 熔断器。

  • 过流、短路、接地/绝缘检测、温度限流。

  • 物理防护:防误触开关、后盖锁定、隔离高压区。

  • 运输安全:具备 UN 38.3 测试合格(运输法规),并按目标市场执行相关认证与外壳标识。


10. 测试与法规(必须关注并通过)

重要的测试/标准(推荐作为最低合规清单):

  • UN 38.3锂电池运输测试)— 运输许可的先决条件(振动、冲击、短路、热、跌落、过充等)。

  • ISO 12405 系列(电动车电池测试程序)— pack 层面的性能/可靠性/滥用试验。

  • UL 2580 / SAE J2929(若面向北美市场或追求更高安全等级,可做 UL/SAE 测试)。

  • 中国国内:相关 GB/T 系列动力电池标准(例如 GB/T 31484 等)及近年针对电动运输设备/配送车的行业/国际标准(例如 IEC 63281-3-2 关于载物电气运输设备的移动性能测试,2025 年发布/实施,需关注用于整车/系统评估)。 

建议测试项(出厂与型式验证):

  • 电气安全:过充/过放/短路/接地/隔离试验

  • 机械安全:振动、冲击、跌落、压碎(必要时)

  • 热滥用:热冲击、热滥用(受限)

  • 寿命与循环:常温/高温循环寿命测试(与目标 SOH 要求匹配)

  • EMC 与 车辆级环境试验(湿热、盐雾等,根据使用环境)


11. 生产、质量与出厂检验流程(建议)

  1. 零件来料检验(电芯出厂检验、供应商 TS/测试报告、批次一致性)

  2. 模组/包装装配流程控制(焊接/螺栓扭矩/绝缘厚度)

  3. 功能验证:BMS 功能、通信、绝缘、漏电流、内阻、单体一致性

  4. 安全试验与老化:充放电循环与 48 h 老化测试(或按项目要求)

  5. 出厂报告:测试报告、合格证、UN38.3 测试摘要(若外销需提供)

  6. 随车/远程支持:日志抓取、故障码解析、固件更新策略


12. 典型硬件清单(示例)

  • 电芯:LFP 3.2 V 单体,容量按模组设计(例如 3.2 V × N 串)

  • 连接器:高电流插头(目视标注、带防误插键位)

  • BMS:采样精度 ±0.5% 电压、±1% 电流、温度探针多点监测、CAN 接口

  • 主断路器:适配峰值电流 2–3×额定电流的机械继电器或接触器 + 熔丝

  • 机箱:铝合金或工程塑料 + 阻燃内衬,密封圈满足 IP65(或更高)


13. 估算 BOM 成本点(影响因素)

  • 电芯成本占比最高(电池能量 × 单价)。

  • BMS、壳体、热管理与接插件次之。

  • 认证/测试费用(UN/UL/ISO 测试)也要计入首件开发费用。


14. 风险点与缓解建议

  • 电芯批次不一致 → 加强来料测试与放电一致性分选。

  • 软/硬件联动失效(BMS 与整车控制)→ 做失联/异常场景仿真并设限。

  • 低温放电能力不足 → 设计加热或限制低温放电策略。

  • 运输/通关问题 → 提前做 UN38.3 做到位并准备测试摘要与技术文件。


15. 快速落地的工程化建议(优先级)

  1. 确定目标电压与续航(项目关键输入)。

  2. 选择 LFP 电芯品牌并索取样品与批次测试报告。

  3. 设计 1 个样板包(48 V × 35 Ah 示例),做功能验证与循环寿命预试验。

  4. 并行开发 BMS(基础安全逻辑先行),完成 CAN 通信接口定义。

  5. 通过 UN38.3 做运输测试,随后做 ISO/UL 选择性的滥用测试。


16. 参考与标准(关键出处)

  • 无人配送车相关国际标准 IEC 63281-3-2(载物电气运输设备移动性能测试方法,2025 发布)。

  • UN Manual of Tests and Criteria — UN 38.3锂电池运输测试概要 / 必要运输测试)与相关测试摘要。

  • ISO 12405 系列(电动车用电池测试程序)与 ISO 12405-1/4 等文档(电池包/系统测试程序)。

  • UL 2580(电动车用电池测试标准)与 SAE 等标准在北美/国际市场的适用情况。 

  • 中国 GB/T 与汽车动力电池相关标准(GB/T 31484 等)用于性能/循环寿命与安全性要求参照。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