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 60086-4:2007《原电池 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性》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和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专门针对锂原电池(非充电型)在正常使用、误用或滥用情况下的安全性进行详细规定。它是IEC 60086系列标准中的一个关键部分,补充了对锂电池在尺寸、电性能以外的安全性技术要求。
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介绍(超过500字):
锂金属电池作为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小型电源,广泛用于便携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安全监控、汽车遥控钥匙、军工设备等领域。但锂的高活性特性使其在短路、过热、撞击等极端条件下有潜在起火、爆炸等风险。
为确保锂原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一致性和安全性,IEC 制定了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锂原电池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Li-MnO₂(锂二氧化锰)
Li-SOCl₂(锂亚硫酰氯)
Li-FeS₂(锂铁二硫化物)
Li-I₂(锂碘)等
IEC 60086-4:2007 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要求涵盖设计原则、测试方法、极端条件模拟、合格判定标准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首先提出了关于电池在结构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电池应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冲击和热应力;
设计时应考虑反接容忍性、防止外部短路、防止极性反接等;
电池应具备压力释放或断路功能,避免内部气体积聚导致爆裂。
在电池规格范围内正常放电、储存和操作时,不得出现以下问题:
漏液(electrolyte leakage)
起火(fire)
爆炸(explosion)
壳体破裂(rupture)
标准规定了验证这些项目的基本程序和条件,例如常温放电试验、温度循环后外观检查等。
为评估电池在极端或不当使用下的安全风险,IEC 60086-4:2007 提出了多个“故障模拟”实验:
模拟用户将电池正负极短接情况。标准要求短路后不应发生起火、爆炸,电池温升应受控。
在连接负载后电压被持续拉低,考察是否会产生内部析锂或极板短路等危险情况。
电池受到机械挤压,评估其在物理变形下是否失效。
从一定高度跌落到硬地面,检验电池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
将电池暴露于高温环境(如 70~100°C)一段时间,检验热稳定性。
测试电池装入设备时极性反接对其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考虑锂电池可能面临的运输或使用环境,标准中还包含:
高温储存
低温暴露
热冲击
湿热暴露测试
所有测试后必须满足:无起火、爆炸、明显变形或漏液现象。
标准为每项测试设定了“合格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项:
不得起火、爆炸
不应有电解液泄漏或显著质量损失
表面不应严重破裂或烧蚀
电池性能不应严重下降
此外,标准还建议产品在标签上标明警告信息和使用限制(如“禁止加热”、“不可充电”、“请勿短路”等),以加强用户端的安全意识。
该标准为锂原电池制造企业提供了安全设计和验证的依据,有助于减少产品事故、降低退货率,增强市场认可度。
IEC 60086-4:2007 是许多第三方测试机构(如TÜV、SGS、UL)执行锂电池安全测试的重要参考文件。电池若未通过其中任一测试,将无法通过UN38.3运输认证或相关国家/地区的销售许可。
设备厂商在选型锂原电池时,应优先选择通过IEC 60086-4测试的产品,以降低潜在风险和提升设备整体安全等级。
IEC 60086-4:2007 是针对非充电锂电池的国际通用安全标准,从结构安全、环境适应性到误用防护,全方位保障了锂原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安全。该标准的实施为锂电池制造商、测试机构和终端产品开发者提供了清晰而权威的安全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与市场意义。
如果您需要根据该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安全测试或了解2024年后的最新版本更新情况,我可以提供技术资料支持与合规性解决方案。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