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EN 61960:2011 蓄电池及含碱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电池:二次锂电池和便携式电池》 是英国标准协会(BSI)采纳的欧洲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IEC 61960:2011。该标准针对二次锂离子电池(可充电)和便携式电池/电池组的电性能、安全性、标识和测试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技术要求,是指导锂电池设计制造、性能验证和市场准入的重要依据。
一、标准适用范围
BS EN 61960:2011 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锂离子电池产品:
化学体系为 锂离子(Li-ion) 或 锂聚合物(Li-polymer);
具有 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
单体电芯、便携式二次电池组(如手机、笔记本、摄像机用);
不适用于动力电池(如电动车大电池包)或固定式储能系统电池。
二、标准主要内容概述
1. 术语定义
标准定义了关键术语如:
额定容量(Rated capacity)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
循环寿命(Cycle life)
剩余容量(Residual capacity)
容量保持率(Capacity retention)
自放电率(Self-discharge)
这些术语为测试、标识及产品对比提供统一语言基础。
2. 技术要求
标准对电池电气性能、安全要求、标签及标识等提出明确规定:
(1)电气性能参数要求:
容量:实际放电容量不得低于标称容量的 100%(常温下以标准放电电流测试)。
放电电压:放电过程中电压不得低于截止电压,过放风险应规避。
电压平台:要求在额定放电电流下有稳定的平台(约 3.6~3.7V)。
内阻:提供典型内阻范围,且影响高倍率放电能力。
充电保持率:充电后一定时间内容量保留率不低于规定值(例如 85%)。
循环寿命:在500次充放电循环后,剩余容量应不低于原始容量的70%。
(2)安全性能要求:
虽然安全测试不是该标准主要内容(更侧重电性能),但对以下情况提出防护建议:
防短路:正负极间应有物理阻隔,防止运输或使用中短路。
防过充/过放保护:推荐集成 BMS 管理系统。
防反接保护:避免极性接反导致内部损坏。
极限温度测试:电池在高低温条件下的电压恢复能力。
3. 测试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测试步骤和条件,包括:
恒流-恒压充电法(CC-CV);
放电电流倍率(0.2C、0.5C、1C);
温度控制(测试通常在 20~25°C);
循环测试时间间隔、冷却恢复时间等。
此外,还包括容量保持试验(在25°C储存1个月后测试剩余容量)及自放电测试。
4. 标识与标签
标准规定每个电芯或电池组应标识:
标称电压(如 3.7V)
额定容量(如 2000mAh)
正负极标识
制造商信息
执行标准编号(如 BS EN 61960:2011)
三、与其他锂电池标准的区别与联系
标准编号 | 名称 | 主要侧重点 |
---|---|---|
BS EN 61960:2011 | 二次锂电池和便携式电池 | 电性能测试、电池标识、电气一致性 |
IEC 62133 | 二次电池安全要求 | 机械、电气安全(跌落、短路、过充) |
UN 38.3 | 危险品运输试验要求 | 运输安全性(冲击、震动、短路) |
UL 2054 | 电池系统安全要求 | 北美市场合规性、电池系统综合安全 |
四、标准应用价值
技术一致性:提供全球通用的电池容量、电压、电阻等测试方法,有助于跨国认证。
质量控制依据:制造商用于来料、过程、出厂测试验收的重要标准。
市场准入门槛:在欧盟市场销售便携式锂电池产品,BS EN 61960 是重要参考标准。
产品标识规范:指导企业正确标注电池参数,提升用户安全使用体验。
产品比较基础:统一测试方法便于客户之间对不同厂家电池性能比较。
五、总结
BS EN 61960:2011 是锂离子电池产品设计、检测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覆盖了便携式二次锂电池在额定性能、电气一致性、测试方法、产品标识等方面的核心规范。它与 IEC 62133(安全)、UN 38.3(运输)、UL 2054(系统)等标准互补,共同构建了锂电池产品从研发、量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标准体系。
如您正在开发或出口符合便携类的锂电池(如 18650、21700 电芯组或手持设备电池组),我可以协助您制定符合 BS EN 61960 的电性能验证方案、测试报告模板,或推荐与该标准配套的检测机构名录。是否需要进一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