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军用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搭载人员就能飞行的航空器,可以被遥控或预设程序自动控制,其主要用途为侦察、侦察和打击敌方目标。1、效能提升:能够在高风险环境中执行任务,减少人员伤亡风险,提高作战效能。2、信息收集与传输: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可以高效地收集、处理和传输信息。3、降低成本:相比有人机,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运营成本通常较低,能够降低军事开支。1、依赖技术和通信:一旦出现技术故障或通信中断,无人机的性能和效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2、安全威胁:如果受到恶意入侵,可能导致机密信息泄露或被用于恶意行动。3、相比有人机灵活性较低:通常根据预先设定的任务和参数进行操作,缺乏灵活性。有人机可以根据实时情况做出调整和决策,更适应复杂和变化的战场环境。4、维护和支持需求:通常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包括设备维修、软件更新和数据管理等,此外通常由多个组件和子系统组成,因此故障排除和维修可能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种类:
1、侦察型无人机:主要用于收集情报和进行目标侦察,具有以下特点:高度机动性;长航时能力,配备高效的动力系统和大容量的燃料或电池;传感器丰富,包括高分辨率光学/红外摄像头、雷达、电子侦察设备、地理定位系统等;配备数据链路,实时传输图像、视频、声音和其他传感器数据;隐蔽性,采用低可探测性材料、雷达反射剖面较小的设计,或者配备对抗措施来干扰敌方传感器。2、打击型无人机:主要用于进行打击敌方目标。通常携带武器载荷,搭载各种类型的武器系统,包括导弹、炸弹、火箭弹等。具备高精度打击能力,配备先进的制导系统,如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制导等。3、运输型无人机:主要用于空中物流运输,具备较大的载荷能力,可以承载货物、物资或其他所需的物品。载荷容量和配置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和平台设计进行调整。4、电子战型无人机:搭载了高度敏感的电子侦察设备,能够收集和分析敌方电磁信号,包括雷达信号、通信信号、导航信号等,同时具备干扰系统,能够发射电子对抗措施来干扰、干扰或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电子战型无人机通常具备多种电子战能力,包括侦察、干扰、电子攻击等,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配置和切换。
按照重量大小,可划分为:
大型无人机质量一般大于 800 千克,中型无人机质量一般为 200-800千克,轻型无人机质量一般为100-200千克,小型无人机质量一般为1-100 千克,微型无人机质量一般小于 1 千克。
按照飞行原理划分:
固定翼无人机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需要一定的起降跑道空间,可以实现长时间的飞行和高速巡航,具备较大的航程和荷载能力;旋翼无人机采用旋转翼片产生升力和推力,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在城市环境、森林、山区等复杂地形中具备优势应用;混合式无人机结合了固定翼和旋翼的特点,具备垂直起降和高速巡航的能力,通常采用可变翼或转子结构,可以在需要时切换飞行模式。
三、组成部分:
军用无人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螺旋桨、推进器等部分。可分为:电动系统,电动系统具有低噪音、环保和较低的运营成本等优点,适用于小型和中型无人机;内燃机系统,内燃机系统使用燃料(如汽油、柴油或航空煤油)燃烧产生动力,通常具有较高的功率输出和长航时能力,适用于大型无人机和长距离飞行任务;涡轮喷气发动机系统,使用喷气推力产生动力,适用于大型无人机和高速飞行任务;氢燃料电池系统,一种新兴的动力系统,它利用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产生电力,驱动无人机的电动机,具有清洁、高效和长航时的特点,适用于中型和大型无人机。3、软件系统:飞控系统(负责控制和操纵飞行器的飞行行为,在一些先进的无人机系统中,飞控系统的成本可能占据整体成本的10%到20%甚至更高的比例)、导航系统、图传系统、通信系统、任务载荷系统、地面保障系统。4、传感器和装备:包括雷达、红外线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导航设备、武器系统,光学照相机、微光(红外)摄像机、电视摄像机、红外线行扫描仪、热成像仪、CCD 成像系统、激光指示器、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跟踪器、合成孔径雷达等。

四、产业链:
军用无人机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设计和制造:包括设计和制造无人机的原材料和部件。组件和系统集成:将各种部件和设备组装成完整的无人机系统。测试和认证:对无人机进行各种测试和认证,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军事要求。运营和维护:包括无人机的运营、维护和更新。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无人机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下游客户主要是军工集团下属单位、特定用户、海外客户等
五、市场规模:
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再加上不断爆发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根据蒂尔集团的报告,2019 年-2028 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年产值(含采购)逐年增长,到 2028 年产值预计达到 147.98 亿美元,年产值(含采购)复合增长率约 5.36%,市场保持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六、市场格局:
相比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厂家数量少很多,但是竞争依然激烈,分为两种:一是主要由少数大型军工企业掌控,这些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能够生产高品质、高性能的无人机系统。二是出现了一些新兴企业,它们专注于某些细分市场,如侦察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等。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灵活的运营模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1)航天彩虹,主要从事中大型无人机,产品主要为“彩虹”系列无人机。2)腾盾股份,其产品主要为“双尾蝎”、“扑天雕”等系列无人机。3)天宇长鹰,其承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的主要资源,产品主要为“长鹰”系列无人机。4)海鹰航空,军用无人机、靶机、民用无人机以及无人机商业运营服务,专注于高空高速、察打一体、飞翼布局等高端无人机研制与应用。5)航天飞鸿:占据了从单兵班组到师旅级军用制式无人机近70%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中小型无人装备的领军企业6)星网宇达:无人靶机,主要用于演习对抗的蓝军装备7)西北工大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陈昌敏老师负责的大仰角弹射长航时“游隼”管射折叠翼无人机捷联图像末制导闭环试验成功。卓翼智能,重点型号装备核心分系统供应商,包括飞控和导航设备、电机驱动器、智能协同板卡等。中航智获得国内第一个无人直升机型号研制任务。此外还有德创智航、飞客工场、因诺航空等厂商。
七、发展趋势:
1、自主化:无人机将逐渐实现自主飞行、自主控制和自主决策,提高其智能化和自主性。2、集成化: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将集成在一起,形成全方位的侦察和作战能力。3、小型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将逐渐变得更小、更轻便,同时保持强大的侦察和作战能力。4、多任务化:无人机将能够同时执行多种任务,如侦察、打击、物流运输等。5、国际化: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将逐渐向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之间将进行技术和市场的竞争。
八、行业驱动因素:
1、军事需求:军事需求是军用无人机产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军队需要无人机来进行情报收集和打击敌方目标。2、技术进步:无人机技术不断进步,包括飞行控制、传感器技术、能源技术等,推动了无人机的发展。3、市场需求:无人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九、投资机会和风险:
军队和安全机构对无人机的需求不断增长。无人机在军事侦察、目标打击、边界巡逻、侦察和情报收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在俄乌战争、中亚等军事冲突中,无人机的应用越来多,带动了国内国外市场的增长,军用无人机对长航时、隐蔽性、机动性、信息化、性价比的要求都较高,具有相对较高的壁垒,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无人机对动力系统、传感器等需求较大,带动军工零部件市场的增长,也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风险:军用无人机市场相对封闭,客户集中度较高,容易受客户采购需求和政策影响。另外前期预研阶段周期较长,前期可能主要依靠民用或者外贸市场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