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6月18日,省工信厅、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和商务厅联合发布《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技术布局,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湘工信原材料〔2024〕213号 各市州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务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湖南省商务厅 2024年6月13日 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上下游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矿物材料—储能材料—电芯电池—终端应用—电池回收利用”全链条的产业体系,是国内产业链条最完备的集聚区之一,在正极材料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优势。 为推动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实施意见》《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以巩固和提升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全产业链优势为主线,以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主导,聚力抓源头、强支柱、优要素,深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为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规模实力跃上新高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2026年突破1500亿元。争取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储能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创新能力取得新跨越: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强力科技支撑。 市场主体展现新活力:培育形成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新增2-3家百亿级企业、5-8家十亿级企业;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重点环节争创新优势:巩固先进储能材料和电池回收利用的优势地位,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领域建立新优势,形成一批领先技术、优势产品、示范项目。 统筹推进拓展新维度:坚持高位推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活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形成“有为政府引导、有效市场驱动”的产业推进机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打造“四位一体”产业体系 聚焦“先进储能材料—电芯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集成—电池回收利用”,打造“四位一体”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 (一)做优先进储能材料 矿物材料。依托中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开发锂、钴、镍等低品位复杂资源提取与利用技术。利用锂、锰、镍、钒、石墨、萤石等资源,加快推进安能、大为、大中、威领、科力远、汉尧、志存等基础锂盐、锰盐、镍等关键基础原材料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正极材料。依托裕能、中伟、长远锂科、巴斯夫杉杉等企业,巩固提升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及前驱体材料的领先优势。瞄准技术前沿和发展热点,积极发展磷酸锰铁锂、高镍低钴或无钴三元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加快研究硫化物、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技术,布局发展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型材料、普鲁士蓝(白)化合物等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 负极材料。推进微晶石墨高效利用技术联合攻关,发展改性石墨材料。依托中南大学等技术优势,发展新型碳基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依托长沙理工大学等技术优势,发展废旧沥青基锂钠电池负极材料。加快研究预埋锂、金属锂等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 电解液。依托中化蓝天郴州基地等重点项目,发展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电解质锂盐材料及氟化工材料。加快研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卤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解质,积极布局钠离子电解液以及液流电池电解液相关材料。 隔膜及其他材料。重点发展陶瓷隔膜、新型聚合物隔膜、无纺布隔膜、无水氯化锂等新型材料,补齐我省锂电池隔膜材料短板。积极发展铜箔、铝箔、补锂剂、导电剂、粘结剂、胶带、胶膜、防火涂料、电池结构件等辅助材料,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二)做强电芯电池制造 锂离子电池。发挥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型储能等应用牵引优势,围绕比亚迪、广汽、中车、三一、吉利等企业开展二次招商、以商招商、以链招商,重点引进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立足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优势,加强与珠海冠宇、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沟通对接,积极引进消费锂电池及配套项目。 固态电池。按照“以中试环节为关键,加快关键材料突破,推动全链条创新发展”思路,搭建固态电池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集研发、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固态电池孵化基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开展中试研发与生产,上门招引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加快形成固态电池产业生态。 钠离子电池。依托立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V2G落地“见曙光”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