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形机器人电池包”的行业标准,目前尚无单独针对该电池包系统的专门国家或国际级完整标准。但在行业标准化体系里,已有若干相关标准对其安全性、电池本身、安全要求及整体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下面是我整理的核心内容与参考标准结构:
该国家标准专门针对 “机器人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的安全性能与可靠性设计,覆盖电池系统的安全防护、防短路、电气安全等方面,适用于嵌入各类机器人平台的锂电系统,包括人形机器人。
为人形机器人整体制定的团体标准,涵盖术语定义、基本与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标志等多个方面。虽然未专门聚焦电池包,但其性能要求部分,很可能对动力电源系统(含电池包)提出相关规定。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导编制,已发布标准体系初版,涵盖从基础通用、关键技术、部件系统、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完整链条。其中已将电池系统作为重要部组件列入待制定标准清单。
虽然缺乏电池包独立标准,但行业普遍关注以下关键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在现有应用和研究中已较为成熟:
能量密度:人形机器人电池需追求高能量密度,主流在 250–300 Wh/kg,未来目标 300–500 Wh/kg 甚至更高。
电压平台:通常采用 48–58 V 系统。
循环寿命:要求高,如行业期望超过 2000 次。
BMS(电池管理系统):需强大的安全监控与动力管理能力,部分探索引入 AI 优化电池性能与动态调配。
模块设计与散热:如 Tesla Optimus 等应用中的电池Pack采用柱状电芯组合、模组化设计,并集成风冷通道与散热结构。
Walker S2 采用 双 48 V 锂电池系统,具备“自主换电”的能力,实现 7×24 小时连续运行,是行业实践中电池包系统设计的重要参考�。
类别 | 标准 / 实践内容 |
---|---|
安全标准 | GB/T 37394-2019:机器人用锂电池及电池组安全要求 |
整体要求 | T/CIET 648-2024:人形机器人整体性能与试验要求,包括电池系统 |
标准体系规划 | 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 V1.0:包含电池包在内的部组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
技术参考指标 | 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电压设计、BMS 智能化、电池模组设计与散热处理 |
应用实例 | Tesla Optimus 与 Walker S2 的电池Pack设计、模组配置、散热方式、自动换电能力等案例分析 |
建议你如果关注电池包方面的标准体系建设或产品设计,可以从上述标准切入,结合行业实践的数据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或推动标准制定工作。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我国陆军哪些装备用的是铅酸电池
下一篇:锂亚硫酰氯电池国际标准?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