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标准集 | 锂离子电池标准体系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4-11-26 09:11:54   点击量:579

产业发展概述


锂离子电池是支撑新型智能终端、电动交通工具、新能源储能等产业发展的重要电子基础产品。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蓄能电池,对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产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建成了从上游关键材料到电芯制造、电池组装、设备制造的完备体系。2023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超过43%,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到6000亿元。

按正极材料划分,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包括三元型锂离子电池、磷酸亚铁锂型锂离子电池、锰酸锂型锂离子电池、钴酸锂型锂离子电池

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包括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储能型锂离子电池:

消费型锂离子电池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平衡车、无人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是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飞机、电动船舶、电动叉车、电动手钻等电动装置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

储能型锂离子电池是服务于新能源储能、通信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应急储能等领域服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主要包括

上游的锂离子电池矿物原料(镍、钴、锂等)、锂离子电池二阶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中游的锂离子电池一阶段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电芯制造、系统集成及锂离子电池关键设备,下的锂离子电池应用及资源综合利用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包括电池设计、选材、制造、封装、运输、存储、安装、应用和回收几个阶段,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和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图片

相关阅读:新政 | 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2024版)

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显示,截止2023年,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加工、应用及回收利用相关领域共发布标准合计194项,其中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14项,详情如下:


基础通用


SJ/T 11862-2022  锂电池术语

GB/T 36945-2018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词汇

GB/T 36943-2018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型号命名与标志要求

GB/T 34014-2017  汽车动力蓄电池产品编码规则

GB/T 34695-2017  废弃电池化学品处理处置术语

GB/T 36576-2018  废电池分类及代码

MH/T 1020-2018  锂电池航空运输规范

MH/T 1052-2013  锂电池航空运输测试规范

GB 21966-2008  锂原电池和蓄电池在运输中的安全要求

MH/T 1072-2020  危险品航空运输特定要求 原型及低产量锂电池测试规范

GB/T 38698.1-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管理规范 第1部分:包装运输


材料与部件  


材料与部件—正极材料

SJ/T11792-202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导电性测试方法

SJ/T11793-202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SJ/T11795-202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磁性物质含量测试方法

20214500-T-610  锂离子电池材料粉末压实密度测试方法

SJ/T11794-20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游离锂的测试方法

GB/T 20252-2014  钴酸锂

GB/T 23365-2009  钴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

GB/T 23366-2009  钴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放电平台容量比率及循环寿命测试方法

GB/T 23367.1-2009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钴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 23367.2-2009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锂、镍、锰、镁、铝、铁、钠、钙和铜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677-2016  锰酸锂

YS/T 798-2012  镍钴锰酸锂

YS/T 1030-2017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GB/T 30835-2014  锂离子电池用碳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GB/T 26031-2010  镍酸锂

GB/T 33822-2017  纳米磷酸铁锂

GB/T 33828-2017  纳米磷酸铁锂中三价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37201-2018  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  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

YS/T 1521-2022  镍钴酸锂

GB/T 37202-2018  镍锰酸锂

GB/T 37207-2018  镍钴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  放电平台容量比率及循环寿命测试方法

GB/T 41704-20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

GB/T 42161-2022  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首次放电比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

GB/T 42260-2022  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循环寿命测试方法

YS/T 1028.1-2015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总铁量的测定 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

YS/T 1028.2-2015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锂量的测定 火焰光度法

YS/T 1028.3-2015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 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YS/T 1028.4-2015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YS/T 1028.5-2015  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钙、镁、锌、铜、铅、铬、钠、铝、镍、钴、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1125-2016  镍钴铝酸锂

YS/T 1263.1-2018  镍钴铝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

YS/T 1263.2-2018  镍钴铝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钴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YS/T 1263.3-2018  镍钴铝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锂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YS/T 1263.4-2018  镍钴铝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铝、铁、钙、镁、铜、锌、硅、钠、锰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材料与部件—负极材料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B/T 30836-2014  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及其碳复合负极材料

GB/T 33827-2017  锂电池用纳米负极材料中磁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YB/T 4971-2021  软炭

YB/T 4911-2021  球形石墨

材料与部件—电解液

GB/T 19282-2014  六氟磷酸锂产品分析方法

SJ/T 11723-2018  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

HG/T 4066-2015  六氟磷酸锂

HG/T 5628-2019  双草酸硼酸锂

SJ/T 11568-2016  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溶剂

HG/T 4067-2015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

HG/T 5157-2017  工业用碳酸二乙酯

HG/T 5158-2017  工业用碳酸甲乙酯

YS/T 1302-2019  动力电池电解质双氟磺酰亚胺锂盐

材料与部件—隔膜

GB/T 36363-2018  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

材料与部件—关键部件

SJ/T 11483-2014  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

GB/T 33143-2022  锂离子电池用铝及铝合金箔

20184230-T-339  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

GB/T 34212-2017  电池壳用冷轧钢带

GB/T 36146-2018  锂离子电池用压延铜箔

GB/T 37996-2019  动力锂电池用橡胶密封件

GB/T 33824-2017  新能源动力电池壳及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HG/T 5751-2020   动力电池外壳用绝缘阻燃胶粘带

HG/T 5055-2016  锂电池电极保护胶粘带

YD/T 3226-2017  通信用蓄电池架

JB/T 13492-2018  电自动控制器 电池用热保护器

NB/T 10329-2019  锂电池电动汽车用直流熔断体通用要求

YS/T 914-2013  动力锂电池用铝壳

YS/T 797-2012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用铝壳

材料与部件—其他

GB/T 26008-2020  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

YS/T 582-2013  电池级碳酸锂

YS/T 661-2016  电池级氟化锂

YS/T 633-2015  四氧化三钴

YS/T 744-2010  电池级无水氯化锂

YS/T 829-2012  电池级锂硅合金

YS/T 967-2014  电池级磷酸二氢锂

YS/T 968-2014  电池级氧化锂

GB/T 26300-2020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YS/T 1052-2015  氧化亚钴

HG/T 4823-2015  电池用硫酸锰

YS/T 1241-2018  硫酸锂

YS/T 1242-2018  硅酸锂

YS/T 1244-2018  无水碘化锂

YB/T 4736-2019  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

HG/T 5735-2020  碳酸镍钴锰

HG/T 5740-2020  粗碳酸钴

HG/T 5742-2020  电池用磷酸二氢铵

YS/T 1087-2015  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GB/T 23853-2009  卤水碳酸锂

YS/T 1127-2016  镍钴铝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制造与检测


GB/T 42728-2023  锂离子电池组安全设计指南

JB/T 12763-2015  锂离子电池用卷绕机规范

SJ/T 11889-2023  锂离子电池用辊压机

GB/T 38331-2019  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SJ/T 11807-2022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充放电测试设备规范

SJ/T 11798-2022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

GB/T 40583-2021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电池产品


电池产品


电池产品—消费型

GB/T 28164-2011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

20200760-T-339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第2部分:锂系

GB/T 28163-2011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及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机械试验

GB/T 42729-2023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使用指南

SN/T 1828.14-2006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4部分:锂电池组

GB/T 19521.11-2005  锂电池组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SN/T 1414.3-2015  进出口蓄电池安全检验方法 第3部分:锂离子电池

GB 31241-2022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

YD/T 1268-2003   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SJ/T11797-2022  锂金属蓄电池及电池组总规范

GB/T 30426-2013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GB/T 35590-2017  信息技术 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

GB/T 18287-2013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SJ/T11796-2022  电子烟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规范

YD/T 998.1-1999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 锂离子电源

YD/T 1591-2006  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32485-2016  电池驱动手表的电池寿命的评估方法

GA/T 1733-2020  便携式警用装备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技术要求

GB/T 40559-2021  平衡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SJ/T 11685-2017  平衡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规范

MT/T 1051-2007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

SJ/T 11815-2022  玩具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SJ/T 11816-2022  玩具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规范

SJ/T 11778-2021  便携式家用电器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SJ/T 11757-2020  便携式家用电器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规范

QC/T 1094-2018  摩托车起动用锂离子电池通用技术条件

QB/T 2502-2000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

电池产品—动力型

GB/Z 18333.1-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T 34013-2017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

QC/T 1023-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

GB/T 40433-2021  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67.1-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GB/T 31467.2-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8661-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GB/T 40032-2021  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

QC/T 989-2014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箱通用要求

GB/T 40098-2021  电动汽车更换用动力蓄电池箱编码规则

GB/T 32879-2016  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通用技术要求

GB/T 32895-2016  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箱通信协议

GB/T 33341-2016  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箱架通用技术要求

GB/T 39086-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

GB/T 36972-2018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B/T 2947.3-2008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及充电器第3部分: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

QB/T 5513-2021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管理系统

QB/T 5511-2020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

GB/T 37645-2019  电动自行车用电池盒尺寸系列及安全要求

QB/T 4428-2023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产品规格尺寸

GB/T 38314-2019  宇航用锂离子蓄电池组设计与验证要求

GB/T 36672-2018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

SJ/T 11809-2022  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规范

SJ/T 11808-2022  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GB/T 34570.1-2017  电动工具用可充电电池包和充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电池包的安全

SJ/T 11813-2022  童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SJ/T 11814-2022  童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规范

SJ/T 11811-2022  电动轮椅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SJ/T 11810-2022  电动轮椅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规范

SJ/T 11852-2022  服务机器人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通用规范

电池产品—储能型

GB 40165-2021  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YD/T 2344.1-2017  通信用240V/336V磷酸铁锂电池组

SJ/T 11812.1-2022  分布式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性能规范 第1部分:家庭储能

SJ/T 11812.2-2022  分布式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性能规范 第2部分:道路交通与景观照明

YD/T 3895-2021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

YD/T 3946-2021  通信基站用蓄电池组共用管理设备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2020-1178T-YD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第1部分:集成式电池组

2021-0513T-YD  信息通信用数字控制能量变换型磷酸铁锂电池系统

YD/T 2344.2-2015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第2部分:分立式电池组

YD/T 3408-2018  通信用48V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B/T 1528.6-2018  铁路信号电源系统设备 第6部分:不间断电源(UPS)及蓄电池组

GB/T 36276-2018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GB/T 34131-2017  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回收利用


GB/T 34015.3-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

GB/T 34015.4-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

YD/T 3768.1-2020  通信基站梯次利用车用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第1部分:磷酸铁锂电池

GB/T 34015.2-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 第2部分:拆卸要求

GB/T 33059-2016  锂离子电池材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

GB/T 33598-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

GB/T 34015-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

GB/T 33598.2-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材料回收技术要求

GB/T 33060-2016  废电池处理中废液的处理处置方法

GB/T 33598.3-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3部分:放电规范

HG/T 5963-2021  废电池冷却液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HG/T 5019-2016  废电池中镍钴回收方法

YS/T 1174-2017  废旧电池破碎分选回收技术规范

HG/T 5545-2019  锂离子电池材料废弃物中镍含量的测定

YS/T 1342.1-2019  二次电池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YS/T 1342.2-2019  二次电池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YS/T 1342.3-2019  二次电池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YS/T 1342.4-2019  二次电池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锂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HG/T 5812-2020  含锂废料回收利用方法

HG/T 5815-2020  废电池化学放电技术规范

HG/T 5816-2020  废电池回收热解技术规范

QC/T 1156-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单体拆解技术规范

HJ 1186-2021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绿色低碳  


YS/T 1432-2021  锂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