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电池就是一种锂电池,只不过这种电池的正极使用三元材料制造。三元材料分别是指镍,钴,锰。有些三元锂电池的正极会使用镍,钴,铝来制造。更多信息如下:锂电池的燃烧:三元锂电池会在200摄氏度的温度下燃烧;磷酸铁锂电池只有在800摄氏度时才会开始燃烧。三元锂电池性能:三元锂电池在容量和安全性方面采用平衡材料,循环性能优于普通钴酸锂。由于早期的技术原因,其标准电压仅为3.5-3.6V,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随着配方的不断改进和结构的完善,电池的标准电压达到了3.7V,容量达到或超过了钴酸锂电池的水平。
化学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种类,其中包含了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和燃料电池等等,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新能源汽车中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和电池外壳构成,正极材料为锂的氧化物,隔膜为具有微孔结构的高分子薄膜,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但电子却不能通过,电解液一般采用的是含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负极材料由石墨或近似石墨结构的碳构成,电池外壳使用的是镀镍铁壳、铝塑膜或钢壳等材料。
工作原理方面,三元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会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当电池充电时,正极上生成的锂离子会经过电解液和隔膜最终嵌入到负极的微孔中。当电池放电时,嵌在负极微孔中的锂离子将会脱出,再经过电解液和隔膜移动到正极。
新能源汽车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为镍钴锰酸锂电池和镍钴铝酸锂电池,这两种电池中所含的镍钴锰或镍钴铝三种元素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镍和钴是目前三元锂电池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中镍的作用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延长续航里程,钴的作用是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导电率,从而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搭载的都是三元锂电池,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较高,理论上能使新能源汽车获得较长的纯电续航里程。但三元锂电池的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当自身温度达到200℃以上时,其内部成分将开始分解,这就对车辆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材料特点:
“三元锂”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
“磷酸铁锂”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2、能量密度不同:
“三元锂电”由于采用了更活泼的金属元素,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140wh/kg~160 wh/kg
“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为一般为90-110 W/kg
“三元锂电”较“磷酸铁锂”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
3、温度适应性不同:
“三元锂电”与“磷酸铁锂”在温度适应性方面有很大差异;“磷酸铁锂”更耐高温;耐低温的“三元锂电”在北方地区或者冬季,其续航能力更优异。
4、寿命不同:
两种锂电都相对耐用,理论上来讲,三元锂电池寿命是2000次充放电循环,我们算作一天一充,也能维持5年多。
5、价格不同: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不含有贵重金属材料,因此原材料成本就可以被压缩的非常低廉。而三元锂电池是以镍钴锰酸锂做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因此成本会比磷酸铁锂电池贵很多。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技术对比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