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概述
GB 50406-1《锂离子电池工厂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中国针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工厂设计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主要规范锂电池工厂在选址、布局、消防、电气、环保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旨在预防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
锂离子电池电芯、模组及PACK(电池包)的生产工厂
涵盖磷酸铁锂(LFP)、三元锂(NCM/NCA)等主流电池类型
不适用范围:
锂金属电池(如一次性锂纽扣电池)
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其他储能装置
核心要求
1. 厂区选址与布局
2. 建筑与设施安全
防爆设计:
电极制备(涂布、辊压)、注液车间需符合防爆等级(Ex dⅡBT4)要求
通风系统应保证换气次数≥12次/小时(注液车间≥20次/小时)。
消防系统:
配备七氟丙烷(FM200)或全氟己酮气体灭火系统,禁止使用水灭火。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温感+烟感双触发)。
3. 生产工艺安全
粉尘控制:
电极材料(如石墨、钴酸锂)加工区需安装除尘防爆装置(符合GB 15577)。
电解液管理:
储存量≤24小时用量,使用防泄漏托盘和二次容器。
注液设备需具备氮气保护(氧气浓度≤1%)。
4. 电气与防静电
电气设备:
干燥房、注液车间使用防爆电气(IP54以上防护等级)
静电防护:
工作台面电阻需控制在10⁶~10⁹Ω,员工穿戴防静电服/手环。
5. 环保与应急
废气处理:
NMP(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率≥90%,排放浓度≤50mg/m³(GB 31574)。
应急措施:
设置事故应急池(容量≥最大单次电解液泄漏量的1.5倍)
每1000㎡配备≥4个应急喷淋装置。
认证与监管
设计阶段:
工厂设计方案需通过住建部门审批,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含HAZOP分析)。
验收阶段:
由应急管理、消防、环保等部门联合验收,需提供:
防爆电气检测报告
消防系统第三方测试报告
环评批复文件
日常监管:
企业需每3年进行安全现状评价,重点检查电解液储存、废气处理等环节。
企业合规建议
设计阶段:
优先选择有锂电工厂设计经验的单位(如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建设阶段:
关键设备(干燥箱、注液机)需提供防爆认证(如ATEX)。
运营阶段:
建立电池热失控应急预案,每半年演练一次。
GB 50406-1是保障锂电池生产安全的核心标准,企业需从工厂设计源头落实防爆、防火、环保要求。
违反该标准可能导致项目停工、罚款(最高50万元)甚至刑事责任(重大事故情形)。(注:2024年新版GB 50406-1已增加固态电池生产相关条款,建议关注更新内容。)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矿用防爆锂电池
下一篇: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装置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