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744-2006《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并不存在。实际上,QC/T 744-2006 标准对应的是“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Ni-MH 蓄电池),而不是铅酸蓄电池。
对应于“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标准是 QC/T 742-2006。以下是两者的明确区分:
标准编号:QC/T 742-2006
中文名称: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英文名称:Lead-acid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发布日期:2006-03-07
实施日期:2006-08-01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等
起草人:吴锋、王子冬等
内容涵盖: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标准编号:QC/T 744-2006
中文名称: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发布日期:2006-03-07
实施日期:2006-08-01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单位同上
起草单位: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
内容涵盖:Ni-MH 蓄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与 QC/T 742-2006 类似,但针对不同电池类型
标准编号 | 电池类型 | 发布/实施日期 | 内容涵盖 |
---|---|---|---|
QC/T 742-2006 | 铅酸蓄电池 | 发布 2006-03-07,实施 2006-08-01 | 要求、测试、检验规则等 |
QC/T 744-2006 | 镍氢(Ni-MH)蓄电池 | 发布 2006-03-07,实施 2006-08-01 | 同上,但针对 Ni-MH 类型 |
如果你对其中某个标准的具体内容(比如测试方法、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感兴趣,我也可以为你进一步检索或解释。请告诉我你想集中了解哪一个标准呢?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