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极限测试可是安全研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是光为了好看。咱们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些测试:
一、电池针刺实验
定义与目的:
就是拿钢钉刺穿电池,模拟一下电池内部短路会怎么样,看它会不会冒烟、起火或者破裂。这个测试就是想看看电池在短路时到底安不安全。
实验难度与意义:
这个实验挺难的,条件也很苛刻,很多新能源公司和电池供应商都做不来。能做下来的都是顶尖的大厂,说明他们在电池安全这块儿是真厉害。
二、电池枪击实验
定义与目的:
这个实验是在针刺的基础上更进阶的,直接对着充满电的电池包开枪,看看它在极端情况下能不能hold住。这么做是为了解决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问题。
实验难度与成果:
这个实验难度更高,子弹的速度和创口都比针刺大。结果呢,很多磷酸铁锂电池和模组都热失控、烧起来了。但是,有些先进的电池技术,比如埃安的弹匣电池2.0,在枪击实验中表现不错,没起火也没爆炸,只是少数电芯有点损坏。
三、极端实验的实际意义
推动电池安全技术进步:
这些实验可是推动电池安全技术发展的加速器,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帮助制造商改进电池设计和生产,让电池更安全。
提升消费者信心:
这些实验做成功了,消费者对电池的安全性更有信心了,也愿意买新能源汽车。毕竟,看到电池在极端条件下还能这么稳,谁都会放心的。
引领行业标准:
这些实验的成功也带动了电池安全标准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实验数据的积累,标准也会越来越完善,让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更有保障。
从电池针刺到电池枪击,这些实验对电池安全技术的进步、消费者信心的提升和行业标准的制定都是非常重要的。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