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467-202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 电性能试验方法》是我国为规范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及系统在电性能方面的测试方法而制定的一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于2023年11月27日发布,并已正式实施。该标准替代了GB/T 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 第1部分:高能量应用电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和GB/T 31467.2-2015《第2部分:高功率应用电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实现了对两类应用的统一与整合,是我国动力电池检测标准体系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由锂离子电池单体或模组组成的动力电池包和系统,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的电力驱动系统。标准涵盖了各种典型运行工况下电池包和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容量、能量、功率、内阻、效率、温度适应性等核心指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系统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原有的标准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不同车型、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动力电池电性能的测试需求。GB/T 31467-2023在原有标准基础上,结合ISO 12405-4:2018等国际标准,进行了系统性修订和完善,不仅提高了标准的技术水平,也提升了我国动力电池标准体系的国际兼容性和先进性。
新标准有以下几个主要意义:
统一电性能测试方法,为电池研发、生产、质检和使用提供一致的依据;
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可适用于高能量与高功率需求的车型;
支持新技术应用,为新型电池管理系统(BMS)、快充技术、高温或低温运行技术的测试提供标准支撑;
推动质量提升,规范行业检测流程,提升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测试项目全面升级
新版标准整合并优化了高能量和高功率应用的测试项目,新增了诸如外观检查、极性测试、工况放电测试、能量效率测试、低温/高温启动能力测试等项目。
测试条件更为科学规范
明确了测试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及电池状态(荷电状态SOC、预处理方法),统一各测试项目中的工作条件与放电策略,确保测试结果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
电性能指标定义更清晰
重新定义和补充了诸如能量密度、内阻、容量保持率、循环效率等关键术语,统一术语体系,使标准更易于理解和执行。
强调环境适应性能力
通过高低温性能、能量效率、冷启动能力等测试项目,考察电池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符合未来新能源汽车在高寒、高温等环境中的应用趋势。
试验方法操作性增强
所有测试均详细描述了所用设备、测试程序、数据处理方法和判定标准,便于企业和第三方实验室准确实施测试。
对于电池制造企业、整车厂及检测机构,建议:
在产品研发阶段即按照GB/T 31467-2023中各项电性能指标进行内部验证;
将该标准作为动力电池出厂检验或定型测试的基础参考;
与安全标准(如GB 38031、GB/T 31485等)配合使用,进行完整的电性能与安全性能评估。
GB/T 31467-2023的实施,将对提升我国动力电池产品的标准化、可靠性和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也有望与ISO及UNECE等国际标准进一步接轨,为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
如您需要获取该标准的全文(PDF或纸质版)、条款解析或针对具体测试项目的详细方案,我可以继续为您提供支持。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