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1051-2007 是中国煤炭行业标准,标准名称为《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该标准适用于煤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主要规范了矿用锂电池在隔爆安全、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
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包括用于矿用设备、电动工具及运输工具等的锂离子蓄电池。
技术要求:
多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的要求。
高低温工作性能;
湿热、振动等环境下的稳定性;
符合煤矿用防爆设备的隔爆要求;
防止在煤矿高瓦斯、煤尘环境中因电池故障引发的火花或爆炸;
额定容量、额定电压;
自放电率、充放电效率等性能指标;
电气性能:
隔爆安全性能:
环境适应性:
循环寿命:
试验方法:
容量试验;
高低温性能试验;
过充、过放、短路保护试验;
隔爆性能测试;
耐振动试验。
标准详细规定了测试电池性能和隔爆安全性能的方法,包括:
标志与包装:
标志:需在电池上标明额定容量、额定电压、生产日期、防爆标志等;
包装:确保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或损坏;
使用说明:附带使用说明书,明确操作注意事项。
安全和环保要求:
强调电池内部的防爆结构设计;
要求减少电池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煤矿安全保障:
明确了矿用锂电池的隔爆安全技术要求,有效防止因电池故障导致的煤矿瓦斯或粉尘爆炸事故,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行业技术规范化:
为煤矿设备和相关产品制造商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参考,推动矿用锂电池产品质量提升。
新能源在煤矿行业的应用推广:
促进了锂离子电池在煤矿领域的安全应用,加快传统铅酸电池向锂电池的转型。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