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原理
2 锂离子电池火灾类型 ① 锂电池燃烧速度快、温度高:锂电池火灾一般是由内部热失控引发的,SEI膜分解后,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 锂电池火焰喷射距离远,伴随有内溶物飞出:锂电池单体一般设有泄压口,锂电池热失控内部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泄放时刻取决于泄放压力的大小,对于三元锂电池等主动泄放压力式锂电池,锂电池的着火过程也是压力泄放的过程,由于泄压面积较小,形成的火焰喷射距离较长,经试验测定,最长喷射距离可达3~5m。此外,锂电池着火时一般还伴随着铜箔等内溶物的飞出,形成新的着火点,经试验测定,最远飞出距离可达5~6m,因此,锂电池火灾的蔓延速度极快,这对锂电池火灾的初期处置带来极大困难。 ③ 不同电化学体系的锂电池燃烧特征差异大:不同的锂电池电化学体系,热失控时内部发生的副反应不同,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也不同,导致着火形式不同。对于磷酸铁锂电池而言,一般内部产生的温度较低,小于逸出可燃气体的点火能,需要有外部引火源才能着火;对于三元锂电池而言,一般内部温度较高,大于逸出可燃气体的点火能,锂电池破口时,可直接引燃逸出的可燃气体,形成喷射火。 ④ 锂电池逸出气体成分复杂,毒性大:锂电池热失控会产生大量可燃、有毒气体,如CO、HF、H2、CH4 等,这些可燃、有毒气体的蔓延速度很快,一旦蔓延到人员密集型场所,易形成群体性中毒事件。同时,在锂电池火灾的扑救过程中,消防员必须穿戴好各类防护装具,以保障人身安全。
本书内容包括: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应用概况和发展趋势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关键构成材料、常见种类及优缺点 ✔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的主要标准和对比解读 ✔ 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的检测方式方法、回收梯次利用技术 ✔ 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 ……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锂电池危险性和安全技术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