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MIL-STD-461(最新版本为 MIL-STD-461G,发布于2015年12月)
中文名称:军用设备和子系统电磁干扰特性控制标准
发布机构:美国国防部(DoD)
MIL-STD-461 是美国国防部制定的、用于规定军用电子设备和子系统在电磁干扰(EMI)控制方面的要求与测试方法的核心标准,广泛适用于各类军用平台(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上的电气与电子系统设备。
MIL-STD-461 适用于:
所有军用电子设备、模块、系统
通信、雷达、导航、火控、无人平台、电源等
使用环境:地面、舰载、空中、空间
无论是嵌入式、便携式,还是独立机载/舰载设备,凡是接入军用平台的电源/信号系统,均需符合此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设备在其使用环境中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发射EMI),并且自身也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抗扰EMS),以保障系统的稳定、安全与协同作战能力。
MIL-STD-461将电磁干扰分为两类进行测试:
设备对外发出的干扰,应控制在规定限值内:
CE101:电源线低频传导发射(30 Hz~10 kHz)
CE102:电源线高频传导发射(10 kHz~10 MHz)
RE101:磁场辐射发射(30 Hz~100 kHz)
RE102:电场辐射发射(10 kHz~18 GHz)
RE103:辐射发射(定向场强测试)
设备在遭遇电磁干扰时的承受能力:
CS101:电源线传导抗扰(低频正弦干扰)
CS114:电缆注入抗扰(10 kHz~200 MHz,电流注入)
CS115:瞬态脉冲抗扰(控制线,代表电磁脉冲)
CS116:振铃波抗扰(10 kHz~100 MHz)
RS101:磁场抗扰度(30 Hz~100 kHz)
RS103:电场抗扰度(30 MHz~18 GHz)
MIL-STD-461 将不同测试项目应用到不同作战平台环境中,例如:
环境分类 | 典型平台 | 测试项目 |
---|---|---|
CE(地面) | 装甲车、通信车 | CE102, RE102, CS114, RS103 |
CS(舰载) | 水面舰艇 | 所有项目,尤其重视 CE101/RE101 |
AE(机载) | 飞机、无人机 | CE102, RE102, CS101, CS114, RS103 |
Space(航天) | 卫星、火箭 | 根据任务定制,参考 DO-160、MIL-STD-1541 |
引入更严格的 低频噪声抑制要求(CE101)
增加了 互连电缆屏蔽完整性 的验证规则
改进 CS114、RS103 的注入方法与耦合夹具
明确测试中地线、屏蔽处理、布线长度、场强距离等边界条件
强调测试前的 预审查与环境评估(test readiness)
应用价值 | 内容说明 |
---|---|
符合军方采购资质 | 无MIL-STD-461合规测试报告,产品难以进入军品系统 |
降低作战风险 | 防止通信系统被干扰,确保作战任务不失效 |
系统集成前置要求 | 多子系统集成时,MIL-STD-461是系统接口的硬性标准 |
出口产品通行证 | 向北约国家、美国出口的产品普遍要求此测试 |
民用高可靠项目借鉴 | 航空、电力、轨交等对EMC有类似高要求的系统可参考使用 |
标准名称 | 说明 |
---|---|
DO-160 | 民航类EMC标准,适用于商用飞机 |
GJB 151B | 中国军标,对应MIL-STD-461的等效版本 |
IEC 61000 | 民用电磁兼容标准体系,与MIL-STD相比测试环境更温和 |
ISO 11452 | 汽车电磁抗扰度测试标准 |
MIL-STD-461 是全球电磁兼容性领域中最具权威与影响力的军用标准之一。
其严苛的测试方法和丰富的环境适应性覆盖,使它不仅在军品领域不可替代,也逐步成为高可靠民品项目的重要技术参考。理解并应用 MIL-STD-461,有助于提升电子产品在复杂战术/干扰环境中的生存力、信号完整性和系统兼容性。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